保育海洋生態方法?生態放流兼顧棲地特質和魚苗存活率,選擇「生態修復」投入生態位階初階物種或具有修復生態功能的物種,在最適宜的放流地點和時間放流正確的魚苗。保育海洋生態案例?觀音山與政府機關及專業機構合作,2025年3月16日在中部水庫舉辦鯉魚苗保育放流。鯉魚為初級淡水魚,可以吃草除藻,減少螺貝類過度繁衍,維持生態平衡及水質清潔,是非常適合當地水域保育的原生物種。
認識保育海洋生態方法
魚苗放流對海洋生態保育的重要
生態放流兼顧棲地特質和魚苗存活率,依循專業科學知識,在最適宜的放流地點和時間放流正確的魚苗,並持續追蹤、檢視放流效益。
選擇「生態修復」投入生態位階初階物種或具有修復生態功能的物種,依據海洋科學知識幫海洋生態從底層打底築基,讓海洋自然而然吸引起中階與高階生物洄游過來,這樣長遠下來,各種族群自然能夠生生不息。
魚苗生態放流,以科學專業與生態系全方位思考的方式,在正確的地點和時間,放流龍蝦、水晶鳳凰螺、克氏小丑魚等台灣原生物種,修復臺灣各生態系及復育物種族群數量。
透過生態放流,回到大海的魚苗才能真正優游自在,讓放生的善心功德圓滿。

如何有效做好保育海洋生態?具體方法及案例說明!
保育海洋生態案例說明-以魚苗放流為例
2025年3月16日中部水庫鯉魚苗放流
春季生意盎然,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。觀音山與政府機關及專業機構合作,2025年3月16日在中部水庫舉辦鯉魚苗保育放流。以合天心、順佛意的放生、護生善行,慈悲救護生命。當日適逢神變月期間,功德增長十萬倍。
鯉魚為初級淡水魚,適應性強,多棲息於水域中下層,以富營養水域底泥砂質靜水域為主,有集體群游習性。可以吃草除藻,減少螺貝類過度繁衍,維持生態平衡及水質清潔,避免水質優養化,是非常適合當地水域保育的原生物種。

如何有效做好保育海洋生態?具體方法及案例說明!
「海域水產動物放流」成果
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2023年12月20日早上受邀出席農業部漁業署主辦的 「海域水產動物放流」成果記者會,由觀音山法師及同修代表出席致詞。
這次由政府舉辦的活動只邀請兩個宗教單位,觀音山 就是其中受邀單位,這對觀音山無疑是莫大鼓勵、認同。
記者會現場聚集許多學者專家,農業部漁業署署長張致盛、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所長張錦宜、臺灣海洋大學助理教授徐德華等。
主辦單位發表近年海洋復育的豐碩成果,表示因為有民間宗教團體的共同合作,讓物命的存活率更加提升。數據清楚說明,放生之後的水族活得相當好。

哪裡可以參與每月放生活動?觀音山最新2025放生活動訊息!
如何參與保育海洋生態活動
2025年6月21日~9月20日 夏季 愛護海洋‧保育放流活動
海洋為地球之母,臺灣四周環海,是擁有豐富海岸生態系的寶島。
然而海洋卻正面臨生態系遭受破壞,漁類資源枯竭、汙染、過度開發等諸多威脅。為守護海洋平衡,修復海洋生態系,觀音山與政府機關及專業機構合作,進行合法保育放流。
時值夏季,透過專業機構建議、指導,主要施放的物種有:
紅星梭子抱卵母蟹、鏽斑抱卵母蟳、細點圓趾抱卵母蟹、遠海梭子抱卵母蟹、旭抱卵母蟹、善泳抱卵母蟳、條石鯛、三線磯鱸、水晶鳳凰螺、川紋笛鯛、九孔、龍蝦,以及淡水魚種曲腰魚、青魚等。
夏季保育放流期間,適逢以下諸佛菩薩聖誕吉祥日:
▸6/27(五)韋馱菩薩聖誕
▸7/18(五)關聖帝君聖誕
▸7/28(一)佛陀初轉法輪日
▸8/4(一)蓮師誕辰紀念日
▸8/12(二)觀世音菩薩成道紀念日
▸9/21(日)地藏王菩薩聖誕
歡迎把握殊勝因緣,一同響應!
➤ 我要參與保育海洋生態活動
文章出處:觀音山全球資訊網
影片來源:觀音山法藏